开封论坛汴梁★休闲情感岁月 → 我解论语(七)


  共有164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我解论语(七)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默然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immer马崽
等级:退休版主 帖子:1648 积分:11729 威望:20 精华:14 注册:2006-02-16 07:52:59
我解论语(七)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20 19:54:00 [只看该作者]

我解论语(七)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几句话和前面那句都说明了学问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孔子所说的学问到底是什么,不是知识。而是做人的道理。

我们一段一段解释。

贤贤易色。什么意思呢?我是看了南先生的书才懂的,自己看时我真不懂。我现在算抄袭南先生一部分,再加上自己一部分想法。

首先这个‘色’。是态度的意思。不是从前人说的男女之色。为什么呢,因为儒家的也不能看见贤人就把老婆扔了。不想费劲解释,很无谓。

这句就是看见了贤者,就自然而然的对他肃然起敬,态度也随之转变。这个是南先生的解释。当然他写的比我这里记叙的多,我只是拿出来重点而已。但是我觉得有点怪怪的。说不上来为什么。因为我自己确实也再弄不出来什么‘新花样’所以,关于这一段就先放在这里好了,或者有谁有更多体会可以教我。

后面三段,同样是教对人的态度。但是就是在度上的掌握。‘事父母’这一段我忽然想到后面有一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我想和那句一起谈,今天先放一放。事君,这个君,是上司的意思,不一定是皇帝。其实也就是对事业的意思。‘致其身’到目前我的理解是能够站在‘君’的立场来看问题。这点和南先生,以及从前的儒者们的解释多少有些出入。把自己的身真正放在这个事业当中,同时也要为‘君’考虑。打个比方。我是员工,我觉得做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可是老板说了,不行,我要把这么多资源还要分配给其他部门。你这里只有这么多,但是你还要做好。这个时候我就烦了!没那么多资源,我怎么做到那个效果?剥削。可是我看问题只是从我这个部门一块儿来考虑,而老板则要考虑全局。所以出发点不同。如果这个时候我闹情绪,就是不能‘致其身’了。大伙儿说呢?这个时候领导同样有责任,因为前面我说‘使民以时’的时候说过,这个时候,老板要创造‘时机’。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不用再解释了吧,解释很多次了,而且大家一看就能了解。

最后,你能作到这些了,学问就有了。

前面有一个‘虽曰未学’是什么意思呢?虽然他说他没有学什么,没什么学问。从这句我们要看出来这个学问不是老师教的!是在生活中体验的。做人的道理没有实际生活的体验是建立不起来的。老师是干什么的,是在你迷茫的时候点拨你的。要弄清楚老师的作用,才能了解自己如何与老师配合,才能更有效率的提高学问。

所以根据我的生活经验来这里讲论语这部人生道理的书,实在是贻笑大方。还是那句,一家之言,欢迎借鉴,不过不要但是做学问的资料。呵呵。



清山水中留碧影    

山水之间别有情  

却见无限江水过  

何时山影随水东

http://hejia1982.blog.sohu.com/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