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开封论坛  (http://izhen.cn/dv/index.asp)
--  情感岁月  (http://izhen.cn/dv/list.asp?boardid=22)
----  我解论语(八)  (http://izhen.cn/dv/dispbbs.asp?boardid=22&id=23113)

--  作者:默然
--  发布时间:2006-10-20 19:54:45
--  我解论语(八)

我解论语(八)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关于这句话,我觉得只所以难理解是因为这个‘重’字不容易理解,还有就是这个‘威’字。

一般老书上的解释大多好象意思是,很有威严的意思,君子要不苟言笑。这点很要命!想要当君子就从此以后戒了讲笑话。我第一个不认,呵呵。佛家要戒荤戒色。道家要清心寡欲。都有戒条,到了儒教,孔老夫子说了,不行,咱也得弄个戒条出来,戒没什么好戒了,就戒个笑吧。呵呵。玩笑话。

再说,论语这本书被古往今来中外学者一直评价是一本轻松幽默的‘生活剧’,那论语就先不‘儒’了。

所以南怀谨先生的解释我比较认同,说这个重的意思是自重,自信的意思。推而广之要自尊,自爱。这样才能显的你‘重’。呵呵。为什么呢?后面的威我觉得是被尊重而得到的一种威严。这个威绝对不是给人以压力。‘温,良,恭,俭,让’里没一样能让人感觉有压力,只能让人感觉好欺负。这样的感觉怎么能有‘威’呢?要靠‘重’。首先你自尊自爱了才能换来别人的尊重。这个很容易理解。

再往后,怎么跟学则不固能联系起来呢?首先这个学说的是什么。这个学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学。孔子不知道将来分了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这么多科。更不会相信,连经济学这个到今天为止连一条被完全证明的定理都没有的学科也可以称为学科,并且还有那么多学生。(我是这门的学生,所以略有抵触心理,呵呵。)这个学的意思在于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前面我们也说过,孔子的学问不是知识,而是做人的品质。

这样我们在连起来这两段。你不自信,不自尊,看见别人这样做就觉得,我是不是作错了,改吧!明天看见有人又那样做了,再改吧。不行,你没有原则了。做人没有原则要出问题的,更不要说君子,仁了。这个‘固’,我个人感觉,指的就是原则。

但是是不是儒教的都是老顽固呢?认死理。孔子后辈的学生们这样的半吊子学生多了去了。你看看现在明清的古装电视剧就能看见一大片这样的老顽固。可应该是这样吗?不是。后面说这个原则要‘主忠信’。以忠信为根本。什么是忠。‘忠’这个字从‘生’出来那天不是传为皇上用的!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看古文个人不是太擅长但是很想推荐的方法。从字的结构来分析字的意思。繁体最好,因为毕竟距离那个时代近些,但是简体也无所谓。毕竟中国的造字法没有变。好象这个忠。中是中立,在心里。这个忠的意思就差不多出来了。是公正的意思。信是人言,人靠着言,这个信的意思也差不多出来了,是言出必行的意思。当你不偏不倚的时候,就能发现‘无友不如己’了。因为每个人都具备自己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不是说交的朋友都比我强。那不好找。爱因斯坦不要有朋友了。爱迪生也不要有朋友了,谁能跟他们比物理!市长的朋友要是省长,省长还不稀罕搭理你,因为他也要无友不如己啊!那市长怎么那么没出息,非要去巴结人家。这儒者也就太没出息了。非要跟不稀罕搭理自己的人交朋友。所以不是那样解释。

最后一句,就是圆满的结局。‘过则勿惮改’。我们要有原则,但是以忠信为根本的前提下。有错,我的原则是错的那就要改。不要怕。

这句话也解释完了。还是那句话,一家之言,希望对论语有兴趣的朋友借鉴。但自己的水平有限,做学问的时候,我这些话是不能作准的。


--  作者:蔓珠莎华
--  发布时间:2006-10-20 22:38:04
--  

你看,你写的太好了 ,都没有人敢给你评论了!

哈哈


--  作者:叶落秋无声
--  发布时间:2006-10-20 22:41:22
--  
人家默然版主现在是老师,作为学生当然不能随便发言了。
--  作者:默然
--  发布时间:2006-10-20 23:45:08
--  

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