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热搜:开封旅游人生景色百味
网站首页 > 图说百味 > 百味 > 正文

舌尖上的浪费—餐饮浪费根源的调查与思考

网络 (2020-08-25 17:45:13)  浏览:6204  评论:0
【核心提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千百年来,这首提醒人们珍惜粮食的经典古诗,一直在国人中相传。但是,我国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连日来,拒绝餐饮浪费已经成为社会焦点话题。节约粮食看似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全民节约意识能否树立、粮食生产方式能否转变,蕴含着现代文明理念,关系着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在开封,广大市民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制止餐饮浪费的行列中,并积极为杜绝餐饮浪费建言献策。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永恒课题

咬了一口的馒头被扔掉、整条的鱼被直接倒掉、三四个人吃饭点了满桌的菜、大学食堂被倒掉的食物几乎堆成山……日常生活中,这样的食物浪费现象几乎处处可见,无论是婚宴还是请客吃饭,“盛宴”屡屡成为“剩宴”。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说,“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即执政者要以人民为重,而人民又以“食”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也就是说,解决好食物的供应、让百姓衣食无忧,是为政者的首要任务,也是维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的一大难题。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加之蝗灾、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使得全球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更加严峻。联合国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世界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这表明粮食安全仍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难题。

对于每个国家而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更是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用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6年丰收,实现了由“吃不饱”“吃得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尤其在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夏粮又获丰收,给我国抗击疫情、稳定社会生产秩序提供了战略定力。

但是,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大好局面下,要时刻铭记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是珍视粮食生产来之不易的成果,更是把危机意识转化为现实行动,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风气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中国人能否端好、端稳自己的饭碗,当从珍惜盘中餐开始。但是,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每年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则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2018年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551万人,他们充其量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这样的社会状况,决定了决不允许我们随心所欲地糟蹋属于整个社会财富的粮食及其他各种食材。

一生致力于提高水稻产量的袁隆平院士对浪费现象痛心疾首:“我们科研人员辛辛苦苦,哪怕每亩水稻产量提高5~10斤都非常不容易,可是这些粮食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比用刀扎我的心都要痛。”

如何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

“剩宴”浪费缘于好面子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国内的餐饮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普通人“下馆子”渐渐成为常态。不过,随着餐饮业高速发展一同出现的是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有时甚至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为什么我国的餐饮浪费现象会如此严重?

“一般情况下,家庭聚会是能做到避免浪费的,点餐也比较有数,吃不了还可以‘兜着走’。但是在请客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剩下的比吃的还要多的情况。”采访中,公园路一家餐饮企业的负责人李亚科介绍说,这种行为的出现,不是因为“做东的”主人过高地估计了客人的饭量,而是一种好面子的心理使然。假如点的菜品少了,就会显得主人不够热情。所以宁可餐桌上的饭菜浪费了,也不能让客人觉得主人小气。除此之外,婚宴上的浪费现象也是惊人的。通常来说,婚宴上的菜单有讲究,为图个吉利,上几个菜几碗汤,丝毫不能马虎,最后,往往是“盛宴”成为“剩宴”。

因为工作原因,我市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曹贵军经常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商务会议,无论是主办单位宴请还是私人宴请,菜点得多、最后桌上剩菜多基本成了宴请招待中的普遍现象。

就在不久前,曹贵军参加省外一家大型公司主办的行业论坛。在该公司举办的答谢晚宴上,每桌上的菜不低于20道,但每桌最多只坐了10个人,还有几桌只有四五个人。“饭局结束时,10个人的餐桌上菜剩下了一半,四五个人的餐桌上菜基本上没有动。我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感到十分可惜,因为目前仍有不少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曹贵军感慨地说。

餐饮浪费的根源在哪里?曹贵军向记者分析说,在中国,过量菜品向来被视为主人好客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通过奢华宴席表达待客之道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催生了浪费行为。“以我参加这么多次的宴席为例,大多是因为东道主好面子,生怕菜点少了会让来宾不高兴,也怕给公司或者地方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宴请各方来客及领导时,总是把菜点得很丰盛,助推了餐饮业的浪费。”曹贵军说。

此外,很多中国人历来有一种虚荣心理,生怕菜点少了显得自己不够热情,于是请客时不管自身资金实力如何,都只顾面子而刻意多点菜。这加剧了餐饮业的浪费现象。目前,对于餐饮浪费教育引导不够,国民餐饮节约意识淡薄,没有形成良好的餐饮消费理念,而且缺乏相应的惩处措施。现在无论是路边小店还是宾馆、酒店,对餐饮浪费缺乏监督与制约的手段,更缺乏法治措施。

多管齐下制止浪费

随着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这几天,国内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和行业协会加入到反对餐饮浪费的行列中。很多地区就杜绝餐饮浪费出台了不少富有建设性、可行性的举措。

中国消费者协会倡议广大消费者,适量饮食更有利于身体健康,无论在家吃饭、外出聚餐,还是自助餐、点外卖,把够吃就好作为一种习惯,把践行“光盘行动”作为一种时尚。合理膳食,拒绝野味,不浪费、不攀比、不炫耀,争做绿色节约消费的践行者。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广大餐饮企业,完善烹饪量化标准,提升餐饮供给质量,全面、客观、准确提供餐饮信息,为消费者按需配餐、按量点餐提供便利,引导消费者节约点餐、杜绝浪费。

在广东,该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日前推出了关于“拒绝餐饮浪费”的倡议与实施指引。其中一个做法值得肯定:号召全省餐饮经营单位在菜单中注明菜品重量、热量,周期性统计消费“剩菜指数”评估体系,阶段性优化菜单结构。其中,标明菜品热量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一些具备基础营养知识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菜品热量合理选择饮食搭配,避免浪费。广东海洋大学食堂则通过“互联网+”技术减少餐饮浪费,具体操作是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营业数据、菜品销售排行、顾客新增数据、就餐实时效率等运营数据,经营者可以清晰看到哪些菜品受欢迎、哪些滞销,并据此对菜品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减少餐饮浪费。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文要求,禁止“大胃王”式铺张浪费的直播行为,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回应称情节严重者将直接被封号。全国多个省份的商务厅、省级餐饮饭店协会或消费者协会发出倡议书,倡议企业及消费者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记者了解到,在各省倡议书中,提示节约,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和提倡打包是强调重点。

8月16日,上海市文明委下发通知,要求迅速在全市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推动餐饮企业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点餐服务;建立关于餐饮浪费行为的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等制度机制,重点加强对商务宴请、婚丧嫁娶等餐饮浪费行为的监管;探索设立餐饮企业“红黑榜”名单等。上海将加大对网络平台订餐、网络吃播等行为中餐饮浪费现象的监测管理力度。依托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巡访团等各种社会力量开展监督,及时劝导制止攀比摆阔、奢靡浪费等不良风气,对陋习不改、造成餐饮浪费严重的现象予以批评曝光。

从2013年起,江西理工大学连续多年在食堂不定期举行“光盘换水果”活动,学生们只要把饭菜吃完清盘,就可以换到一个饭后水果。据了解,“光盘换水果”活动开展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用餐浪费行为大大减少,现在每天倾倒的潲水相比以往减少近2/3。

对餐饮行业来说,制止浪费其实未必会影响业绩,反而会因为物美价廉而促使销量增加。以近期餐饮行业所倡导的小份菜、半份菜为例,对消费者、商家与社会而言都有好处。对商家来说,有助于提高餐厅翻台率,实现薄利多销,而由此减少的浪费,也可减少餐厅支付的厨余垃圾回收成本。在浙江杭州,一家有着170余年历史的知名饭店近日向公众发出“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倡议,名菜“西湖醋鱼”可以选择半条,米饭也可以选择半碗。饭店承诺“从自身做起,引导消费者适度点餐、文明消费,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让制止餐饮浪费成为自觉之举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餐饮浪费现象令人痛心!制止餐饮浪费,刻不容缓!8月17日中午,记者在黄河大街一家川菜馆里看到,市民赵先生将吃剩的食物全部打包带走,一点也不浪费。“大部分客人已经习惯这样做了。”该饭店的一名服务员表示。赵先生说,他和家人或朋友外出消费时,吃不完的食物都会打包带走,不浪费食物。

市政协委员席子明对于制止餐饮浪费这一热点话题非常关注。他希望我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制止餐饮浪费的相关规定。席子明建议,宣传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相关部门要出台措施,引导餐饮企业监督消费者合理消费,制止餐饮企业引导消费者多点餐、乱点餐,提醒消费者打包剩菜,践行“光盘行动”。相关部门要强化执法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等,要采取定时或不定时监督检查,并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此外,要严守“八项规定”,严格限制公款消费、公务接待。条件成熟时,可以设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项奖励制度。

根据相关研究,国内很多地方的中小学校食物浪费严重,超过了城市餐饮平均浪费水平。青少年学生群体数量庞大,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其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家庭。在校园内刹住餐饮浪费之风,让“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成为学生的行动遵循,他们才能体会家长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在走进社会后才会自觉践行节约美德。

反对餐饮浪费,对制止餐饮浪费中出现的形式主义也要反对。在记者的走访中,一些市民表示,在制止餐饮浪费的当下,对国内部分地方出现的一些“奇招”非常反感。比如湖南出现的“称体重点餐”,既不通人情又无可操作性,被舆论称之为搞形式主义蹭热点。陕西西安一餐馆,将适量点餐纳入服务员月度考核,客人用餐结束后工作人员巡场时,如发现餐桌有剩菜,按剩余情况给予当桌服务员不同程度的考核扣分。此外,继湖北等地发出“N-1”点餐倡议后,辽宁省更进一步倡议“N-2”点餐模式。对此,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称体重点餐、规定10个人点几个菜,都是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并不能达到节约的目的。餐饮企业不能机械、片面地去理解节约粮食、防止浪费的号召。

“其实,反对餐饮浪费,与消费者吃饱吃好并不矛盾,倡导节约风尚,不是比谁表面上吃得少。”市民罗靖宇告诉记者,无论是商家举措还是行业协会倡议,在积极引导消费者厉行节约的同时,还要考虑可操作性,让商家愿意推广、食客乐于接受。不管多少人就餐、不管点了多少菜,最后没有剩余就说明没有浪费。

罗靖宇表示,抵制“舌尖上的浪费”要着力转变公众餐饮消费习惯,要让公众将节俭意识内化于心,使“光盘行动”成为公众的行动自觉。在现实生活的餐饮消费中,打包越来越成为风尚。不过,仍有人放不下点菜下单的面子,认为菜多点些,才能“彰显”待客之道,才能“撑起”社交场面。这样的消费心态,既是受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所扰,也有不顾节俭之道的虚荣之心作祟。在社会上应营造浓厚氛围,让杜绝餐饮浪费成为被推崇的生活方式。只有更多人自觉行动起来,全社会的理性餐饮消费之风才能真正形成。

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光盘行动”不能止于倡导阶段,还要通过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比如,在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中,能否对餐桌文明作出具体要求。再比如,能否出台专门的制止餐饮浪费的法规,通过法律法规制约来减少浪费行为。
相关内容:
  • 暂无内容!
以下是网友对 舌尖上的浪费—餐饮浪费根源的调查与思考 的评论:
[本主题共0条评论 | 每页显示6条评论]
评论前,请先 登录
验证码: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