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论坛汴梁★生活开封时事 → [转帖]开封古城墙的历史


  共有3305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开封古城墙的历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二十五军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共和国大将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8170 积分:51490 威望:20 精华:13 注册:2006-06-04 13:52:14
[转帖]开封古城墙的历史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0-15 07:03:51 [只看该作者]

开封古城墙,是河南省保存下来规模最大的一处城垣建筑。现在的开封城墙是清代的建筑,长14公里,高11.3米,底宽6.66米,上宽5米多,内外用大块青砖包砌,城墙外侧是。排列整齐的城垛和炮台,气势雄伟,百多年来,历经兵火与水患侵袭,迄今仍保存得基本完好。
  
  根据文献记载,开封最早的城池建筑在战国时期。当时魏国的惠王六年(前365年)从山西安邑把国都迁到开封,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大梁城。大梁城共有12个城门,其中东门名夷门,大约在今日铁塔附近;西门名高门,在今日城西的东陈庄。
  
  南北朝时期开封升为州治。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宣武军节度使李勉对汴州城进行了一次扩建,奠定了今日开封城的基础。到五代时,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955年)登上里城朱雀门,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跑马圈城,尽马之力,马跑了24公里又355米,周世宗以马跑的范围定为外城墙的范围,令人运来汜水的虎牢土筑成坚固的外城。公元960年,赵匡胤夺得皇位,建立大宋王朝定都开封后,更加重视城防建设。开宝元年(968年),赵匡胤下令重修京城,将全城建成皇城、内城和外城三重城墙,城墙坚固,气势雄伟,设防严密。直到金朝末年,为了抵抗蒙古兵,又扩建了内城,守城年余,终被蒙古兵攻破。
  
  明初开封外墙已倒塌,只剩下墙基,因范围太大,集中力量加固了内城。明代以前的城墙,除皇城为砖筑外,其他城墙全为土筑,只有城楼和城门用砖砌。明代在金代城墙的基础上,全部城墙都用砖包砌,修成后,城墙全长10公里又316米,高11.66米,宽7米,城外有宽16.66米,深3.33米的护城河围绕,在城门口的护城河上修有吊桥.开辟五个城门,南为南薰门,北为安远门,西为大梁门,东北为仁和门,又称曹门,东南为丽景门,又称宋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四个城角各建一座角楼,整个城墙,非常壮观。
  
  明末开封城为黄河水淹没,只露出城垛。清康熙元年(1662年)在明城废墟上重建新城,各门营建,一如旧制。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一场大水浸城八个月,城墙严重损坏,城外沙泥淤积垫高,旧城已无法再用,遂于第二年重新修筑开封城墙,而且保存至今,这就是开封现在的城墙。
  
  据记载,城墙周长实测为14.15公里,高11.33米,女儿墙(城墙上凹凸形的矮墙)高2米,内外用大青砖夹砌,每块砖平均重3.6公斤,宽23厘米,长45厘米,厚12厘米。全城共有炮台81个,城墙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城外护城河宽16.66米,深3.33米。各城门因战乱都已无存,1929年在城墙上开辟一个小南门。为了便利交通,现又在城墙的西、南各开辟一口(应该是小西门和新宋门),东边开辟二口(老河大一口和???)。护城河东、北两面已堵塞,西、南两面尚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5 7:06:13编辑过]


免费广告位,欢迎刊登  回到顶部